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人體解剖學》 >> 盆部和會陰 >> 會陰 >> 會陰部的器官 >> 男性生殖器

人體解剖學

盆部和會陰

會陰

會陰部的器官

男性生殖器

女性外生殖器及女性尿道

人體解剖學目錄

男性生殖器可分為外生殖器和內生殖器兩部分。外生殖器包括陰囊、陰莖和尿道;內生殖器包括睾丸、附睾、輸精管、射精管、前列腺、精囊腺及尿道球腺。其中前列腺、精囊腺及射精管位於盆腔內,已述於本章第一節。

圖9-25 會陰的血管神經(男)

(一)陰囊scrotum(圖9-26)

為位於陰莖後下方的囊袋,由皮膚和肉膜構成 。陰囊的皮膚薄而柔軟,色素沉著明顯,有少量陰毛。皮膚內有皮脂腺、汗腺及大量彈性纖維,富有伸展性。在皮膚的中線上,有一條縱行的陰囊縫。皮膚深面的淺筋膜叫肉膜dartos coat,主要由緻密結締組織、彈力纖維和散在平滑肌束組成,缺乏脂肪組織,與皮膚緊密愈著。其中的平滑肌能隨溫度變化而反射性地舒縮,以調節陰囊內的溫度,使之適合精子的生長發育。肉膜在相當於陰囊縫處向深部發出陰囊隔,將陰囊內腔分為左、右兩部,容納睾丸、附睾及精索下段。

(二) 睾丸testis(圖9-26、27)

位於陰囊內,左右各一,為男性生殖腺,能產生精子及分泌男性激素。

睾丸的形態睾丸的外形呈稍扁的卵圓形,表面光滑。可分內、外側面,前、後緣和上、下端。前緣游離,後緣有血管、神經和淋巴管出入交與附睾和輸精管的起始段相接觸。青春期睾丸隨著性成熟生長,老年人的睾丸則隨性機能的衰退而萎縮變小。

睾丸的構造(圖9-28)睾丸的表面有一層堅厚的結締組織膜,稱為白膜。沿睾丸後上緣,白膜向睾丸內突入,形成睾丸縱隔。睾丸縱隔又向睾丸實質內發出許多放射狀的睾丸小隔,將睾丸實質分隔成許多睾丸小葉,共約100-200個。每個小葉內有2-4條迂曲的精曲小管。精曲小管壁的上皮細胞分裂增殖,發育形成精子。精曲小管間的結締組織內含間質細胞,能分泌男性激素。精曲小管逐漸向睾丸縱隔集中,形成精直小管,進入睾丸縱隔並互相交織成睾丸網,最後彙集成8-15條睾丸輸出小管,在睾丸後緣的上部,匯成附睾管。

圖9-26 陰囊的結構模式圖

圖9-27 左側睾丸及附睾

(三)附睾epididymis(圖9-26~28)

緊貼在睾丸的後外方,為呈新月形彎曲的扁長形器官,可分為頭、體、尾三部。其功能為貯存和輸送精子。其分泌的液體除對精子供給營養外,還具有促進精子成熟的作用。

附睾的結構 附睾頭內有許多結締組織小隔,將附睾頭分成8-15個附睾小葉。睾丸輸出小管進入附睾小葉,並出現迂曲。迂曲的小管由上而下彙集成一條總管,稱為附睾管。此管盤曲於附睾體、尾內,由附睾尾的末端轉向上,移行為輸精管。

睾丸和附睾的動脈來源於睾丸動脈。睾丸和附睾的靜脈合成蔓狀靜脈叢,由8-10條靜脈組成,為精索的主要內容之一。在腹環處,靜脈叢匯成睾丸靜脈,伴隨同名動脈上行,左側者以直角注入左腎靜脈,右側者以銳角注入下腔靜脈。如睾丸靜脈迴流障礙,則引起蔓狀靜脈叢擴張、彎曲,稱為精索靜脈曲張,以左側多見。

(四)輸精管vas deferns(圖9-28)

輸精管是附睾管的直接延續,長約50厘米,管腔細小,但管壁肌層厚,故有一定的堅實度,在活體用手捻摸時,有硬索樣感覺,易於觸知。輸精管從附睾尾起始,沿睾丸後緣上行,經腹股溝管入腹腔,繼經骨盆上口至盆腔,其末端與精囊腺的排泄管合併成射精管。輸精管全長可分為三部:即睾丸部、精索部和盆部。睾丸部最短,自附睾尾端,沿睾丸後緣上行至睾丸上行至睾丸上端。精索部介於睾丸上端水平與腹股溝管腹環之間。盆部最長,叢腹環起,轉向內下方盆腔,其末端膨大處,稱為輸精管壺腹ampulla ductus deferentis。

(五)精索及睾刃精索被膜

精索spermaric cord 是位於睾丸上端至腹股溝管腹環間的圓索狀結構,全長約12-15厘米,由輸精管精索部、進出睾丸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等組成。輸精管位於後方,睾丸動脈及與之伴行的蔓狀靜脈叢位於前方。精索內神經為植物性神經,其交感神經纖維來自腎叢和腹主動脈叢,隨睾丸動脈分布至睾丸,副交感神經纖維來自下腹下叢,沿輸精管動脈分布至輸精管和附睾 。精索外禮股神經為腰叢生殖股神經的生殖支,經腹壁下動脈的外側入腹環,分布於提睾肌和陰囊。

睾丸精索的被膜從外向內有下列幾層:

(1)精索外筋膜:為腹外斜肌筋膜的延續;

(2)提睾肌:為腹內斜肌和腹橫肌下部纖維的延續;

(3)精索內筋膜:為腹橫筋膜的延續;

(4)睾丸鞘膜和精索鞘韌帶:由胚胎時期腹膜的鞘突演變而來,包在睾丸周圍的鞘膜分為臟、壁兩層,臟層附於睾丸和附睾的表面,在附睾後緣處與壁層互相移行。兩層之間的腔隙叫鞘間腔,內有少量漿液。腔在睾丸和附睾之間深陷,叫附睾竇。位於精索中的鞘突部分生後閉鎖,形成鞘韌帶。有人該部不閉鎖而致鞘間腔與腹膜腔相通,是形成鞘膜積液的主要原因。

(六)陰莖:

陰莖penis(圖9-29、30)可分為頭、體和根三部分。陰莖根為陰莖後端的固定部,位於尿生殖區,固定在尿生殖三角淺袋內,表面復蓋著會陰的皮膚和陰囊的皮膚;中部為陰莖體,呈圓柱形,懸於恥骨聯合前下方,為可動部;前端膨大為陰莖或稱為龜頭。頭的尖端處有矢狀位的尿道外口。陰莖頭底部的游離緣凸隆,稱為陰莖頭冠。陰莖頭和陰莖體的移行處較細,稱為陰莖頸。

陰莖由兩個陰莖海綿體和一個尿道海綿體構成,外麵包以陰莖筋膜和皮膚。陰莖的皮膚薄而柔軟,富有伸展性。在陰莖頸處,皮膚形成環形的雙層皺襞,向前包繞陰莖頭,稱為陰莖包皮,包皮與陰莖頭之間為包皮腔,包皮游離緣圍成包皮口。在陰莖腹側中線上,包皮與尿道外口之間,有一矢狀位的皮膚皺襞,稱為包皮系帶,在做包皮環切術時,應注意勿損傷此帶。幼兒的包 皮較長,包裹整個陰莖頭,隨著年齡增長,包皮逐漸退縮,包皮口逐漸擴大。若成人陰莖頭仍被包皮包裹,則為包皮過長。若包皮口狹小,不能向陰莖頭後面翻轉時,稱為包莖。包皮過長或包莖使包皮腔易積垢,局部長期受到污物刺激,易引起炎症,甚至誘發陰莖癌。

陰莖淺筋膜即Colles筋膜,由疏鬆結締組織構成,缺乏脂肪。此層內有陰莖背淺動、靜脈,分別為陰部外動脈和陰部淺靜脈的分支和屬支。陰莖深筋膜又稱為Buck筋膜或陰莖筋膜。此筋膜包裹所有的海綿體。在此筋膜深面與白膜之間有陰莖背深靜脈,位於陰莖背側正中。此靜脈兩側依次向外排列著陰莖背動脈和陰莖背神經。起於腹白線下端和恥骨聯合前下方的結締組織束稱為陰懸韌帶,向下附著於陰莖筋膜,將陰莖固定於恥骨聯合前方。

陰莖海綿體為兩端細的圓柱體,成對,位於陰莖的背側。兩側陰莖海綿體的前部緊密結合,前端變細,嵌入陰莖頭底面的凹陷內。陰莖海綿體的後部分離,稱為陰莖腳,分別附著於兩側的恥骨下支和坐骨支,被坐骨海綿體肌遮蓋。陰莖深動脈位於陰莖海綿體中央。尿道海綿體位於兩陰莖海綿體之間的腹側,尿道貫穿其全長。其中部呈圓柱狀,前端膨大成陰莖頭,後端膨大稱為尿道球,位於兩陰莖腳的中間,固定於尿生殖膈下筋膜上。每個綿體的外麵包有一層堅厚的纖維膜,叫做白膜。海綿體內部由許多交織的小梁和腔隙構成。腔隙內襯以內皮,形成與血管相通的血竇,當其充血時,陰莖即勃起。

圖9-29 陰莖的海綿體

圖9-30 陰莖橫斷面

(七)男性尿道male urethra(圖9-10、31)

為排尿、排精的通道,起於膀胱下端的尿道內口,終於陰莖頭的尿道外口。成人約長16-22厘米,管徑平均為5-7毫米。全長可分為三部,即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綿體部。臨床上把前列腺部和膜部稱為後尿道,海綿體部稱為前尿道。

圖9-31 男性骨盆正中矢狀斷面

前列腺部為尿道穿前列腺的部分,管腔最寬,長約2.5厘米。其後壁上有一縱行隆起,稱為尿道嵴,嵴中部隆起的部分稱精阜。精阜中央有一凹陷,稱為前列腺小囊。其兩側有一對細小的射精管口。精阜附近的尿道粘膜上有許多前列腺排泄管的開口。

膜部為尿道穿過尿生殖膈的部分,周圍有尿道膜部括約肌環繞,管腔狹窄,是三部中最短的一段,平均長1.2厘米。此段位置比較固定。

海綿體部位於尿道海綿體內,長約13-17厘米。其中,以尿道球內的尿道管徑最大,叫尿道球部,有尿道球腺開口。在陰莖頭處的尿道擴大成尿道舟狀窩。尿道粘膜下層內有許多粘液腺稱為尿道腺,其排泄管開口於粘膜。

男性尿道在行程中粗細不一,有三個狹窄,三個擴大和兩個彎曲。三個狹窄分別在尿道內口、膜部和尿道外口。三個擴大部在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和尿道舟狀窩。兩個彎曲一為恥骨下彎,在恥骨聯合下方2厘米處,凹彎向上,包括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綿體部的起始段,此彎曲恆定;另一彎曲為恥骨前彎,在恥骨聯合前下方,凹彎向下,在陰莖根與體之間,如將陰莖向上提起,此彎曲即可變直。向尿道內插入器械時應採取此位置。

(八)尿道球腺bulbourethral gland(圖9-10)

是豌豆樣大小的一對腺體,位於會陰深橫肌的肌束間,排泄管開口於尿道球部,其分泌物參與組成精液。

參看

男性生殖器

會陰部的器官 | 女性外生殖器及女性尿道

人體

《人體解剖學》 - 《人體解剖學精要》 - 《人體解剖學歌訣》 - 人體穴位圖

運動系統

骨骼

顱骨

軀幹骨

上肢骨

下肢骨

骨連結

關節

肌肉

頭肌(面肌、咀嚼肌)

頸肌(頸淺肌、頸外側肌、頸前肌、頸深肌)

軀幹肌(背肌、胸肌、膈、腹肌)

上肢肌(肩帶肌、臂肌、前臂肌、手肌)

下肢肌(髖肌、大腿肌、小腿肌、足肌)

消化系統

口腔

口唇

牙齒

唾液腺(大唾液腺)

鼻咽

口咽

喉咽

咽肌

食管

食管的狹窄部位

食管壁

胃壁

小腸

十二指腸

空腸

迴腸

大腸

盲腸

闌尾

結腸

直腸

肛管

消化腺

肝臟

肝外膽道(肝管、肝總管、膽囊、膽總管)

胰腺

腹膜

網膜

系膜

腹膜陷凹

呼吸系統

外鼻

鼻腔

鼻旁竇

喉軟骨

喉肌

喉腔

喉神經

氣管與支氣管

氣管

支氣管

肺內支氣管

支氣管肺段

胸膜

胸胸膜

胸膜腔

縱隔

上縱隔

下縱隔

泌尿系統

腎的被膜(纖維囊、脂肪囊、腎筋膜)

輸尿管

膀胱

尿道

生殖系統

男性生殖器

男性內生殖器

睾丸

附睾

輸精管

射精管

精囊

前列腺

尿道球腺

男性外生殖器

陰阜

陰囊

陰莖

男性尿道

前列腺部

膜部

海綿體部

女性生殖器

女性內生殖器

卵巢

輸卵管

子宮

陰道

前庭大腺

女性外生殖器

陰阜

大陰唇

小陰唇

陰道前庭

陰蒂

前庭球

其它

乳房

會陰

脈管系統

心血管系統

心臟(心包)

血管(動脈、靜脈)

淋巴系統

淋巴管道(毛細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導管)

淋巴結

內分泌系統

甲狀腺

甲狀旁腺

腎上腺

垂體

松果體

胸腺

感覺器

眼球(眼球壁)

眼副器(眼瞼、結膜、淚器、眼球外肌、眶脂體、眶筋膜)

外耳(耳郭、外耳道、鼓膜)

中耳(鼓室、咽鼓管、乳突竇、乳突小房)

內耳(骨迷路、膜迷路、內耳道)

神經系統

組成

神經細胞

神經膠質

脊髓和脊神經

脊髓

脊神經(後支、前支)

腦幹

小腦

間腦

端腦

腦神經

嗅神經

視神經

動眼神經

滑車神經

三叉神經

展神經

面神經

前庭蝸神經

舌咽神經

迷走神經

副神經

舌下神經

傳導通路

感覺傳導通路(本體感覺傳導通路、淺感覺傳導通路、視覺傳導通路)

運動傳導通路(錐體系、錐體外系)

自主神經系統

內臟運動神經(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

內臟感覺神經

腦和脊髓的被膜

硬膜(硬脊膜、硬腦膜)

蛛網膜

軟膜

腦室和腦脊液

腦室(側腦室、第三腦室、第四腦室)

腦脊液

腦和脊髓的血管

腦血管

脊髓血管

出自A+醫學百科 「人體解剖學/男性生殖器」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4%BA%BA%E4%BD%93%E8%A7%A3%E5%89%96%E5%AD%A6/%E7%94%B7%E6%80%A7%E7%94%9F%E6%AE%96%E5%99%A8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人體解剖學/男性生殖器」的留言: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2個分類: 人體解剖學正文 | 圖書正文